第十一章:西周初
11。1周武王驾崩
这个预感强烈到太伯、虞仲想装做不知道都不行。
古公亶父对他老婆大姜道:周人当起兴,但太伯,虞仲,季历都非堪此才,
惟寄望于西伯昌。
这样一来,太伯,虞仲立刻多余了起来。
甚至说是拦路石。
因为,按照礼制,古公亶父的位子是要传给太伯的。
太伯死后再传给他的嫡长子。
西伯昌只能出局。
若想西伯昌不出局,惟有太伯、虞仲出局。
事情很简单,事实很复杂。
古公亶父愁眉不展,作为一个慈父,他实在对太伯张不开口。
清官难断家务事。
所以,下面情节的发生再自然不过。
在某个夜晚,太伯、虞仲给父母留下张小纸条后,离家出走。
他俩走啊走,一直走到了当时天下最荒蛮混沌的地方。
也就是今天的江苏。
虽然江苏今天已是经济发达,文化繁荣,著名的江南鱼米之乡。
为了能够融入当地,不被排外,太伯、虞仲很是花力气换了个造型。
首先是剃光头。
其次是纹身。
史谓:断发文身。
是金子,总会发光。
太伯、虞仲从此后竟在江苏做大做强,并且子孙绵延不绝,奋发图强,由此
开创出一霸气凌人的国家。
在春秋时期。
吴。
也就是越国美女西施的婆家。
古公亶父只好把位子传给了季历,季历死后传给了西伯昌。
西伯昌死后则传给了周武王。
周武王现正坐在床上啃卡啃卡的咳嗽个不停。
他病了。
病的很严重。
此时他其实还很年轻,按照中央的年龄结构来说。
才五十六岁。
克纣两年而已。
他病的实在不是时候,因为天下看似太平,其实暗流涌动。
周公旦很焦急。
国不可一日无君。
大臣们更是惶恐。
这个担子很重,怕没有人能挑下来。
周武王的儿子周成王这时候还很小很小。
小到还没小学毕业。
周武王到底还有没有救,大臣们决定弄个水落石头。
越焦急越害怕等待,尤其是未可知的等待。
大臣们很怕一觉醒来,周武王已不在人世。
那东夷怎么办?
东夷现正驻扎着纣的王师,他们的眼中从没有一刻停息过喷火。
只是纣的失败,周的成功,都在反复提醒着他们,要等待。
知道等待,学会等待,坚持等待。
等待最佳的机会。
周武王也很想知道个答案,如此死不死活不活的确实令人难受。
但是,该如何获取这个答案,是个难题。
不过难题也有解决的法子,而且是两个。
其一是找个神医来诊断。
比如岐伯。
但我们知道他已死了。
比如扁鹊。
但很显然,他还没生出来。
这个法子不通。
只有用第二个法子。
更精确的法子。
占卜。
别忘了西伯昌的八八六十四卦。
人是死了,但手艺传下来了。
执行这次任务的是周公旦。
因为,他最擅长。
要知道,他连梦都能解,何况是占卜。
《周公解梦》中的周公即是周公旦,而他解梦的理论源头就是他爸爸的八八
六十四卦。
周公旦却在为周武王占卜的时候耍了个滑头。
他不是占卜,而是祭祀。
而且是以自己为牺牲。
所谓牺牲,就是祭祀时的供品。
周公旦只有一个请求,那就是他愿意代周武王去死。
如果非要有人死的话。
更重要的是,周公旦还写了段祭词,然后封在坛子里,秘密埋在了梨花树下。
你可能以为他是老顽童。
不,他态度是老严肃的。
这段祭词后来就救了他一命。
人生太奇妙,常常会峰回路转,当你自以为走投无路时。
所以,坚持和等待。
三起三落的邓公正因此才走过了漫漫的十年浩劫。
奇迹出现。
周武王竟痊愈了。
历史的好处就是奇迹能不停的出现。
因为凡是不奇迹的地方都被抹去或跳过。
谁让他们不吸引眼球。
大臣们总算松下一口气,尤其是周公旦,幸福的都要抱头痛哭。
可是还没等他哭,一个噩耗就传来了。
周武王驾崩了。
对,周武王病是好了,可这已是上次。
因为周武王很快又重新病了。
这次病的又狠又急。内侍还没来得及禀告周公旦,周武王就已咽气了。
再不打盹。
再不给你机会。
这就是疾病对周公旦的揶揄。
天下忽然间阴云密布。
东夷摩拳擦掌。
殷人密谋复辟。
蛮狄意欲侵伐。
谁死了,地球都能照转。但谁家天下在转,则说不定了。
非常时期,必行非常之事。
周公旦做出了一个骇人听闻的决定。
他直接接替周武王当了周朝的新王。而不是后世儒生为他虚伪掩饰的辅相。
有必要普及一个知识点。有巢氏、燧人氏、神农氏等称皇,自黄帝开始至周
人之前,则称帝。如纣,应为纣帝,或顺口点叫帝纣,而非纣王。周武王登基后,
秉持他爸爸谦虚的态度,认为后人很难超越前代圣贤,遂降号为王。直到秦始皇
统一天下,认为皇、帝、王皆前人旧谓,不足以彰显自己大一统之功,遂合二为
一叫皇帝,后世由此跟定之。
至于战国七雄时各国也称王,如赵王,齐王等,那都是他们自封的,属于非
法取名。当然始作俑者则是楚人,以后会有叙及。
周公旦一石激起千层浪。
所有浪花都冲击在了一个人的心头上。
管叔。
他实在咽不下这口气。
因为他是周公旦的哥哥。
兄终弟及,轮到的该是他。
而且,他认为自己的能力只会比周公旦好而非差。
我一定要夺回属于我的东西。管叔咬牙切齿道。
叛乱势在必然。
可是管叔却还没有发动。
他现在最要紧的是做好两件事。
一:拉拢一切的反对力量为己所用。
二:为叛乱找一个光明正大的借口。
11。2东征
管叔正在筹划一的实施,东夷已派使者来联络了。
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他们绝不会放弃。
武庚却还有些犹豫。
他现在活的怡然自得,似乎有些乐不思蜀。
管叔只说了一句话,就令武庚拍案而起,滴血盟誓。
「伯夷、叔齐尚含耻不食周粟,殿下能安享其成否?」
殿下,多么久远的称呼。
管叔确实够聪明。
他已观察出武庚并不是不想参与叛luan,而只是担忧利益分配。
假如管叔胜了周公旦,则顺其自然做了王。
武庚能得到什么?
流血流泪还是白干。
可是,管叔却很巧妙的转移了重点,他只告诉武庚一个真相。
这是你惟一的复仇机会。
这也就是那一句话的奥妙所在。虽然不是一眼能看出来。
东夷,武庚。管叔,蔡叔。
似乎齐备了,该揭竿而起了。
可管叔摇头。
商汤为何胜夏桀,周武王为何胜商纣?
原因总复杂多变,可都惊人的有个一致点。
间谍。
知己知彼,方百战不殆。
管叔的间谍运用方案和商汤、周武王有着大大的不同。
他们是点对点,管叔却是桃李满天下。
间谍们只做一件事,那就是散布流言,蛊惑民心。
管叔是很明智的。
因为在夏桀、商纣时天下百姓早已怨恨沸腾,一呼而百应,而现在却是丰衣
足食,自得其乐。
吃饱肚子的农民谁还愿意拿起镰刀锄头跟着你屁股后面去造fan?
农民最单纯。
最务实的单纯。
然而,流言满天下却能给当政者以极大的心理压力。
只要周公旦不轻松就可以。
我的事业终要用手中的剑来开拓。管叔低语道。
二的问题解决最是有趣。
几乎是神来之笔。
管叔发动叛乱的借口竟是:诛叛。
周公旦废成王自立,就是对大周天下公然的挑衅。
管叔踌躇满志。
他调集好所有的部队,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准备向丰镐开拔。
不过,已不必了。
因为,周公旦已领着大军来到了他家门口。
兵戈相见。
管叔被周公旦疾如惊龙的闪电战差点打懵了。
他是在没想到来的这么快。
当然,如果他能知道周公旦为号召部队所付出的努力和计谋他也许就会死心
了。
乖乖投降吧。
你不是他的对手。
当周公旦向大臣们自鸣得意的宣布完自己的东征计划时,整个朝廷鸦雀无声。
没有人赞成,也没有人反对。
所有人的意思都很明确。
东征可以,但千万别从我这里抽调士兵。
大臣们有两点理由。
其一:属地人心惶惶,需要部队弹压。
其二:管叔、蔡叔是自己的长辈,去讨伐于理不顺。
周公旦突然间如坠冰窟。
他发现了一个极其严重的问题。
自己一向是紧扛着仁义大旗的旗手,而今天以弟伐兄,无论如何是说不过去
的。
他当然更清楚,大臣们还有第三个理由没说出来。
这个位子本来就属于管叔的,为何被你霸占?
你即已霸占了,竟还想杀管叔灭口。
助纣为nue的事,大家总是小心翼翼。
周公旦瞬间陷入了可怕的孤立中。
而且他即使有一百张口,也向别人说不清楚。
有些事情实在不是嘴巴能说的清的。
因为你不能保证听众都像你一样了解事件的本质。
全天下的流言都在诽谤着他。
全天下人都认为应该是管叔继位,而非是他。
他只是篡位。
管叔是光明磊落,而他却是图谋不轨。
一向以仁义为标榜的周公旦就这样跌落在了口水的汪洋大海中。
该如何出绝招来即时逆转败局?
时不待我。
周公旦焦虑的道。
这个时候,有一门功课就显的尤其重要。
历史。
因为历史总是高度重复,所以可以之为鉴。
周公旦脑子里立刻飘过了这样一个人。
盘庚。
周公旦微笑,他已找到破除藩篱的捷径。
这个法子我们已很熟悉。
占卜。
当周公旦把占卜结果给大臣们看的时候,大臣们都恨不得把头扭过去。
可是,你可以反抗人,甚至是人中之王,但你不可以反抗天。
大臣们惟有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周公旦玩占卜就像娃娃们玩魔方积块一样熟练。
你服不服?不服的话再来一次。
再不服,就再再来一次。
如此反复者,三。
大臣们像蔫了的茄子,个个垂头丧气。
主力尽被调至前线。
这是天意。
大臣们很无奈的相互安慰到。
伐管叔、蔡叔之叛的仗打的很艰苦。
人不离马,马不离鞍。
连头带尾整整用了三年。
而且周公旦也第一次被迫尝试了全新的战场。
丛林战。
因为东夷人都是在林子里跑来跑去的。
可是,再艰苦,结果也是鼓舞人心的。
周公旦大胜。
管叔、武庚被杀,蔡叔被流放,东夷被平定。
他长出了一口气,肩膀上终于轻松了一些。
可是,后来他才知道,这三年中最凶险的经历并不是在战场上。
而是在朝廷上。
因为有个小孩被流言洗脑了。
周成王。
不要怪他,对待青少年不能像成人一样苛刻。
周成王认为继承王位的该是自己。
你可以辅佐,但绝不可替代。
不要忽略小孩子。小孩子往往都有自己完整的思维逻辑。
甚至还很犀利。
只是大人懒得看或者看不懂。
周成王决定拿出一些厉害颜色让周公旦尝尝。
这个时候,周公旦正在千里之外的前线血战。
想整死他实在太容易。
我再也不要在你面前唯唯诺诺。周成王咬牙道。
恰恰天意弄人。
更精确的说,是天气弄人。
因为国都中忽然毫无由头的出现了恶劣至极的天象。
狂风,大雨,闪电,冰雹。
树木被连根拔起,稻禾被尽数折断。
天下初定,还没有多少存粮。眼看着要饿死人。
但周成王更感兴趣的是为什么。
很快,一份论证报告摆到了周成王面前。
周公旦逆天而行,擅自篡改天意。天为此而怒之。
管叔的间谍不是白吃饭的。
周成王决心已定。
他要联合管叔来惩罚周公旦。
这个一天到晚对他板着脸大呼小叫极其讨厌的老头子。
可是,就在他小宇宙爆发的前一秒,他被人领到了一颗树下。
一颗朵朵大白的梨花树。
树下挖出了一个坛子,坛子里有一个卷轴,卷轴上有一行字。
敬告以天:若周人伐殷果有逆势,必殛杀以罚,旦愿代兄姬发,以承此不辜
之灾。拳拳心,冀谅之。
周成王的眼泪「唰」的一下汹涌而出。
这一刻,他明白了叔叔所有的良苦用心。
也明白了叔叔严厉的面容下滚烫的情意。
对每一个孩子我们都要充满耐心。
等他成长,等他成熟,给他教诲,给他机会。
比如这时的周成王。
比如曾经的太甲。
也即是中国第一间谍伊尹的小主人。
周公旦喜气洋洋的从东夷班师。
周成王立刻率人亲自迎接到了郊外。
而且,在出发之前他还令人做了两件事。
其一是把所有拔倒的大树重新栽起来。
其二是把所有折倒的稻禾重新扶起来。
他长大了,不愿叔叔如此疲惫的回来后还要操心。
更不愿叔叔为天象而揪心。
可是,周公旦总还是有些担心。
他忽然开始反省当初对殷商贵族的政策有着极大的隐患。
太乐观了。
有错就改,就是个好同志。
周公旦决定重新施行一套完整的策略。
他也老了,剩余的日子也不多了。
这事得抓紧。
他要为周成王留下一份清静的家业。
因为他爱他胜过爱自己的儿子。
11。3奠定伟业
周公旦是通过五大步骤来完成战后周朝的稳定和巩固的。
第一:大规模的整治殷商顽族。
到哪里整治?
洛邑。
而这正是周武王当初规划的新都所在地。
周公旦一直没有忘记他哥哥的遗命。
所以,人尽其用,他令殷商顽族全部参与到新都的营造中来。
你不是有力气使吗?你不是整天想着bao动吗?行,我用体力活折磨死你。
想想,这些殷商顽族整天扛石头抬泥巴,一天下来,筋骨都散架了,那还有
心思想zao反啊?
但如此一来,必冷了天下人的心。
太不尊重前朝遗老遗少的人权了。
周公旦是用一个很普通的法子来解决这一难题的。
普通的法子也可用的心灵手巧。
他给殷商顽族开出很高的工资。
你付出的多,但你得到的更多。
所以,你没什么磨叽的了。
洛邑整整用了三年时间才造好。
城方一千七百二十丈,外城方七十里。
富丽堂皇,人间天堂。
起造是周公摄政五年,完工已是七年。
第二:大量的分封诸侯,尤其是直系姬姓。
通过这次平叛,周公旦终于发现,一尺没有一揸近。
还是把天下江山分封给儿孙子侄更妥当,而不是殷商旧贵。
所以,周公旦大量分封诸侯。
史载: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这也为后来的春秋战国乱世埋下了祸患。
历史总是在徘徊中前行。
比如秦统一天下后,认为这种封建诸侯制实在是祸国的根源,便改而为中央
集权制。汉代秦后,又认为正是因为没有封建诸侯的帮扶,所以才导致qi义蜂
拥四起时疲于应命,便再度改为封建诸侯制。
当然,到了今天,我们终于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路。
人民民主zhuan政。
但是,民主这个词却是由周公旦第一个倡导出来的。
因为,殷商除了顽族外,还剩下大量的旧贵。
这些人并没参与pan乱,可是并不能保证他们以后不pan乱。
他们只是在模棱两可中。
对于这些人,周公旦采取的办法就是迁移。
把他们分散到各个边疆去,划归在姬姓诸侯的统治之下。
在这批人动身之前,周公旦做过两次精彩的演讲。均被记载在《尚书》中。
其一曰《多土》,其二曰《多方》在《多方》中,周公旦道:天惟时求民主,
乃大降显休命于成汤,刑殄有夏。
这段话的意思就是:上天选择了民主,所以成汤才能殄灭夏朝,开创殷商盛
世。
言下之意,今天大周代殷商也是天意。
风水轮流转。
这也是罗哩罗嗦佶屈聱牙加起来上千字的两篇演讲稿的核心思想。
有趣的是民主这个词,在这里指的是为民做主的人。
而今天我们的民主似乎是指人民当家做主。
看似进步。
不知道是不是进步。
第三:奖励殷商旧贵中俯首帖耳归顺的典型。
排在第一位的自然是微子。
高ya政策绝不是好政策。
急不可待绝不是好心态。
所以,周公旦很知道鲜花与大棒并用的奥妙。
他把武庚叛乱的殷商王畿再次一分为二。
一份叫宋国,封给了微子。
一份叫卫国,封给了他的弟弟卫康叔。
因为卫康子担负的任务实在太重,既要安抚和顺化殷商参与pan乱的ba
o民,又要时刻监视微子,所以周公旦对其尤不放心,叮嘱再叮嘱。
光《尚书》中,就记载有《康誥》《酒誥》《梓材》三篇。
谆谆关照之心,可见一斑。
第四:提拔殷商旧贵中部分品德贤良之士做中央干部。
周公旦想传达的意思很明确,天下虽然变了,但是你们做大官的机会并没有
减少。
所以,你们不要再动歪脑筋想一些乱七八糟的了。
第五:以上苦口婆心的四条说完了,如果你们再不老老实实,还捣乱,还不
服气,那么结果只有一条:被杀。
比如武庚。
比如东夷。
韩非子曰:治天下,不过赏罚二柄。
实在是至理名言。
除此之外,周公旦还非常重视对周成王人格品质的培养。
最典型的当属桐叶封弟。
某一天,周成王与他的弟弟叔虞在玩。叔虞无意间便提到了自己神秘的身世。
神秘在于他的名字是天赐的。
就像当年的喾一样。
在2。1节我们说过,喾刚从娘肚子里一落胎胞,第一声并不是啼哭,而是
一句掷地有声的话:我叫喾。
叔虞采取的却并不是这种自己叫出来的方式。
而是神仙托梦。
他爸爸周武王和妈妈刚一认识,刚一结婚,刚一上床,刚一做爱时,天空突
然划下来一道白光。
周武王和老婆赶紧打住,从面对面变成了背靠背。
这时天空中清晰的传来了一句话:汝等抓紧做爱,但此次生下来的孩子名字
必须叫虞。
周武王暗暗松了口气。
神仙只是命名,而并非是像之前那么多案例一样借他老婆肚子用,实在已是
大幸。
还等什么?
抓紧开工。
于是,他们又深深的抱在了一起。
贴在了一起。
纠结在了一起。
于是,叔虞呱呱坠地。
于是,叔虞长大。
于是,叔虞又把这个故事向他哥哥周成王说了一篇。
小孩子总爱显摆些。
周成王一听,羡慕不已。他决定给弟弟一点祝贺。
周成王伟大之处就在于,打小开始他就没有狭隘的妒忌心,而是一胸腔的宽
广。
周成王顺手拿起一片桐叶道:这个给你,等我长大后封你做诸侯。
这本是孺子戏语。
或者是心血来潮。
但周成王忘记了一点。
天子无戏言。
不论你长大还是没长大。
他更忘记一点的是,这一幕被一个人死死的发现了。
史佚。
写历史的一个叫佚的家伙。
写历史的人似乎都有点死脑筋。
不管他是聪明还是不聪明。
史佚立刻进来跪拜道:吾王圣明!应速选吉日以成此诺。
周成王懵了。
懵完之后他哭了。
他突然觉得大人的世界好恐怖。
大人可以脸不红心不跳的撒谎,却偏偏不准一个小孩子开个玩笑。
周成王咕哝道:我只是和弟弟闹着玩。
史佚道:微臣已将此记录于史册。
周成王无奈,只好去找周公旦。
他到不是不愿封唐叔虞,而是他觉得事情实在不应该是这么个玩法。
周公旦只对周成王说了七个大字:大丈夫言出必行。
周成王驳道:可我还是个小孩子。
周公旦严肃的道:你记住,你永远没有童年。
叔虞由此被封到了晋。
晋后来春秋末期被一分为三,韩、赵、魏。
晋被瓜分的那一年,也就是战国纪元的开始。
从此,七雄并立。
《古文观止》中,收录有柳宗元《桐叶封弟辨》一文,大家闲暇时可略作品
味。
周公旦从此一心扑在了政事处理上,国家蒸蒸日上。
所以曹操才赞曰: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唉,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曹公是个伟大的政治家,而并非像《三国演义》中给他抹黑的白脸奸雄。
但曹公一生痛苦矛盾的根源用一句大白话来解释最为恰当:做了婊子还想立
牌坊。
曹公引用的这个典故源于周公旦对他儿子伯禽的告诫。
周公旦虽然被封在鲁,但他始终位处中央,没下过基层,所以封国便直接传
给了伯禽。
伯禽辞行时,周公旦语重心长的对他说了一番话。
11。4成康盛世
周公旦道:伯禽,爸爸是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三代老臣,尽
忠尽孝,未敢有一刻懈怠,现你独自去远方就国,可要争口气,不能帮爸爸丢人。
伯禽郑重的点了点头,道:父亲大人放心,儿一定不负嘱托。
周公道:凡治国,立贤是根本,爸爸自当政来,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
求贤若渴如此,你到鲁国后,只可处其上,不可处其下。
一沐三捉发是指洗一次头要湿淋淋的跑出来三次,一饭三吐哺是指吃一口饭
要吐进吐出三次,可见有多忙。
伯禽道:儿此行绝不会令父亲失望。
所以,当周公旦再见到伯禽到中央汇报工作时,已是三年之后。
周公旦惊问道:为什么用了这么久?
伯禽道:儿去鲁国之后,尽以仁义为本,移风易俗,驯化万民遵守。事务繁
重,故三年方成之。
周公旦笑笑,拍了拍伯禽的肩膀道:不愧为我儿。
伯禽满意的走了。
望着伯禽远去的背影,周公旦忽长长叹了口气,眉头紧锁了起来。
过了很久,他才黯然道:鲁国百年之后必为齐国所擒!
为什么?
因为齐国的姜子牙是第一个到中央汇报的。
他只用了五个月。
而我们知道,齐国的地盘却是离中央最远的。
周公旦惊问道:老相国为何如此之速?
姜子牙笑道:老臣至齐国后,入乡随俗,百姓喜欢的则立之,百姓厌恶的则
摈之,故万事轻松,便早抽身来谒见陛下。
周公旦笑笑,啥也没说。
还有啥说?
高低早已立现。
没有人喜欢繁琐。
复杂事情简单化才是立政根本。
而且要以百姓的喜好为检验的惟一标准。
所以后来,齐襄公与他妹妹兼情妇文姜合谋害死鲁庄公闹得天下沸沸扬扬,
鲁国人却连个屁都不敢放既在情理之中了。
未发而知机。
这是圣人混世的秘籍。
可是,面对业已形成的格局,周公旦也无能为力。
矫枉即会过正。
伯禽所做的,正是他所擅长的。如果强行扭转,只会雪上加霜。
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做牛马。
周公旦悲吟道。
刚悲吟完,周公旦突然想起了一件严重而迫切的事。
此时正是周公旦摄政七年,洛邑刚刚建成。
周成王也已随着洛邑一起成熟了。
自己的角色演完了,该还天下于真正的主人了。
周公旦安静的从龙位上走下来,站在了阶下群臣的位置上。
周成王安静的走上龙位。
一切都是如此平静,安静,宁静以及沉静。
事情本来就该如此发生。
没有流血,没有波澜,没有怨恨,没有忸怩。
圣人与圣人之间的交接。
完美的交接。
周公旦又叹息了一声。
这是一声愉快的叹息。
回首这一生,从岐山、牧野到东夷、洛邑,几十年的风风雨雨刀光剑影让他
万分的疲惫。
多少人死去,又多少人崛起。
世事就是如此反反复复,无休无止,看不到尽头。
有些人来,有些人走。再有些人来,再有些人走。
我该属于走的人。
周公旦回家收拾好包裹,愉快的想到。
可是,还没等他出门,一个人却挡在了槛外。
他的侄子。
也是他现在的主子。
周成王。
周成王道:叔父此一走,置天下万民于何谓?
周公旦愕然。
极度的愕然。
他不明白,所以他要等周成王说完。
周成王果然继续道:洛邑刚刚建成,殷商顽族众多,周边蛮夷又跃跃欲试,
叔父若不在彼常驻,岂能将其弹压?
周公旦苦笑道:陛下,我已老了。
周成王笑笑:叔父切勿推辞,令侄儿为难。此艰难之事,天下惟叔父可成之。
越老,越老谋深算。
这就是周成王的逻辑。
无奈,周公旦放下包裹,披上锦袍,再次蹒跚来到了洛邑。
洛邑从此亦称为成周,或者东都。
此后,周公旦的子孙即世世把守东都,且皆敬称周公。
而周家王室则定在丰镐。
也即西都。
这也就是西周称谓的由来。
直到周平王时,为避犬戎的侵袭,彻底放弃丰镐,迁往洛邑,西周才宣告结
束。
东周由此开始。
当然,周成王一年内也会到洛邑溜达两趟。
只为一件事。
收钱。
因为洛邑居天下之中,诸侯交通方便,所以这里成了贡赋的集中点。
但周公旦却死在了西都。
这是因为他每年仍坚持来向周成王述职。
周公旦临死时只说了一句遗言:把我葬回东都,无论生死,老臣都不敢有负
成王重托。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周公旦者,盛哉乎!
虽然他的真实名字一直都不太好听。
姬旦。
但他一生伟大的品行丝毫都无逊色于石头的坚硬。
周公旦死后,周成王却把他葬在了岐山。
周成王流着泪说:朕何忍让叔父远离宗庙社稷?且朕又何德何能敢以叔父为
臣?
悲恸哉!
感动哉!
在感动中,历史上又发生了一起悲恸的事。
另外一个人死掉了。
周成王。
这时侯周成王已莅政三十七年。约公元前1027年。
离周公旦逝世已二十六年。
因为周公旦的知识实在太渊博无崖,能力又与日月齐辉。他为周家王朝无论
是从政治、经济、礼仪、军事、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都铺垫了坚实的基础,周
成王只要按照他的部署去做即可。
不犯错就是大丰收。
所以,这二十六年一晃而过。
历史就是这样,有事时絮絮叨叨讲不完,像蜗牛爬。无事时却有如火箭,嗖
的一声窜出多远。
周成王驾崩后,其子周康王继位。
召公、毕公两大开国元老辅政。
所以,周康王当政的二十六年更是无话可说。
总之,盛世的吓人。
不过在周康王六年时,也发生了一件不大不小的事。
一个老头子死掉了。
我们的超级老熟人,阴谋界的开山鼻祖:姜子牙。
享年一百一十岁。
历史上把周成王、周康王主政时期称之为:成康盛世。
史载:天下安宁,刑错四十馀年不用。
四十馀年没人刑事犯罪,怕古今中外也仅此一例。
到这里为此,一直被后世儒生追捧的发红发紫的上古盛世就全部完结了。
苏轼在他十九岁时参加高考的作文《刑赏忠厚之至论》开头一句:「尧、舜、
禹、汤、文、武、成、康之际,何其爱民之深,忧民之切,而待天下之以君子长
者之道也」,就鲜活的反映出这种倾慕如斯的态度。
但,车轮滚滚向前,谁也挡不住。
故事依旧。
读史依旧。
也许乱世更有看头,更震撼,更刺激,可是百姓的苦有几人能看到。
深深的怜悯。
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
只好用这句话来安慰自己,安慰苍生。
这句话也并不仅仅是糊弄人的放屁。
有时候也真管用。
比如针对下面这位仁兄。
这位仁兄当然就是周康王的接班人。
他的儿子。
西周的第四代君主,周昭王。
11。5打水漂
周昭王是个胸有大志的人。
这并不是说他善于处理政务。相反,他在国内的政绩很糟。
所以,他把眼光放在了国外。
他要开疆拓土,他的铁骑要驰骋在一望无际的平原上。
他很血气方刚。
血气方刚则意味着侵略。
所以他尽数率领军队东征西讨。
至于人民过的好不好,并不在他考虑范畴内。
饿死人没关系。
只要不饿死士兵。
军队确实也很为他争气。
伐会、伐虎方等,无往而不胜。
打着打着,周昭王忽然疲倦了。
太没挑战,找这些小蛮夷稍微打打就抱头鼠窜了,而获得的土地还没有一泡
尿撒的远。
要搞就搞大的。
要玩就玩轰动的。
周昭王很相信他的六师。
六师是军队的代称,也是国内精兵的集合。
为什么叫六师?因为它整好是六个师。
每师约一万两千五百人,总计七万五千人。
实在算得上是一支大军,在那个年代。
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像纣那样,一出手,唰的一下就是七十万。
周昭王这次选择的猎物是荆楚。
荆楚主要在今天的湖北。
到湖北打仗,你总要面对一个问题。
汉水。
渡河。
周昭王和他的六师就这样傻眼了。
一路而来,唐、历、曾都所向披靡,无不屈服。
可是,它们都只是旱地。
而不是水洼。
何况是这么大的水洼。
周昭王仰天长叹。他总不能现在再折回家背一摞木船过来。
惟有就地取材。
可是,树木易找,船匠却稀少。
造船是个技术活。
尤其这个船是当军舰使的。
无奈,周昭王只好派人四处抓捕当地的土人。
幸运的是,竟然眨眼之间就抓齐了。
周昭王高兴的几乎要跪下给苍天磕个头,英雄大业,超祖越宗,全在此一举。
土人很争气,一艘艘威风凛凛的军舰陈列在了汉水上。
周昭王挥挥手,土人们便一哄而散了。
他还比较仁慈,不愿无谓杀生。
不过,只怕他到了阎王殿时都要为这个极其愚蠢的决定而难以瞑目。
周成王手一挥,六师雄赳赳气昂昂的跨上了军舰。
起锚,开拔,前进。
周昭王热血沸腾,他似乎已看见大批大批的金银珠宝大批大批的美女少妇都
鬼魅般的出现在了面前。
他似乎在做梦。
不,他是绝对清醒的。
他捏紧了拳头。
他憧憬着未来。
但,现实更无情。
船,华丽丽的被分解了。
不是被人,船下根本没潜水员。
这次比当年5。5节中寒浞计陷斟灌氏还要毒辣。
那次寒浞是派水鬼凿沉斟灌氏的战船。
而这次楚人是令水自动分解军舰的。
并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别紧张。
也没有什么玄妙的物理知识。
荆楚只不过令土人在造船时没有用任何的榫铆。
更没有用任何的钉子。
用的全是浆糊捣出来的胶。
有人糊纸,就有人照样糊船。
胶一遇水,化的无影无踪。
所以,周昭王这些威风凛凛的战舰又重新复原成木板,独立而又孤寂的漂浮
在了汉水浩淼的江面上。
但,人是不能漂浮的。
密度太大。
周昭王也不例外。
他和六师一样,灌饱水后,全部沉入了水底。
眼看连全尸都剩不了了。
天,终于照顾了他一下。
毕竟,他也是一个杰出青年。
他的侍卫辛游靡把他从汉水中给捞了出来。
而且还一鼓作气给扛回了老家。
来时,七万五千人,全活的。
回时,两人,一死一活。
活的像个落汤鸡,死的像个癞皮狗。
因为,泡的实在很厉害。
而且,还加上恶臭。
周朝的大臣们实在不敢相信这个结果。
或者说,不愿意相信。
他们用了自己的法子,让这件事开始神秘的消失。
那就是史官讳言之。史载:昭王南巡狩不返,卒于江上。
鲜血淋淋偷梁换柱成了风花雪月。
可是,真相总是掩盖不住的。
此乃周昭王十九年。
周昭王葬的地方却很有趣。
少室山。
通俗点说就是,嵩山少林寺。
这大概也多少能满足下他这一生热衷于武功的虚荣心吧。
周昭王死后,太子满即位。后世称之为周穆王。
这个时候,周穆王已经五十岁了。
年龄是人的秘密,一般情况都该替其保守。
但我们在这里必须要非常明确的强调这一点。
这是因为,这个五十岁的男人将要上演一场人类历史上最登峰造极的人神之
恋。
嫦娥、后羿和他们比起来实在是太微不足道了。
太渺小卑微了。
太提不上台面了。
因为,周穆王的情妇是这样一个人。
这样一个女人。
这样一个你绝对想不到的女人。
这样一个你即使想到了也绝不敢相信的女人。
她的老公叫玉皇大帝。
所以,她,就,是。
王母娘娘。
从4。3节王母娘娘给后羿赠不死药后,她似乎已沉默太久。
那是她的第一次出场,这是她的第二次出场。
也是最后一次出场。
第一次出场,她拆散了嫦娥和后羿这对模范夫妻。
最后一次出场,又该是怎样的惊天地泣鬼神。
爱情,太奇妙。
无论是凡人还是神仙,只要你掉进来了,实在就很难再爬出去。
这何止是万丈深渊。
这简直是十八层地狱。
每个人心中最柔软处都有根弦,一旦被拨动,它就应声而断。
而从此,它已再不独属于它。
无论是他还是她,都再也回不去了。
诗曰:与君相执手,此生应何在?月华满人世,天下寂寞白。
天下寂寞白,是最无奈的挽留,也是最凄绝的告别。
11。6旅游家
可是,周穆王并没有轻举妄动。
他和纣的思路完全不一样。
在8。4节我们曾分析过,纣的第一个计划是爱情,第二个计划是削藩。第
三个计划是洗心革面。
也就是说,纣是个爱情至上者。
可是,周穆王不是。虽然他的爱情传说更加曲折动人,荡气回肠。
周穆王明白一个道理,攘外必先安内。
没有事业的男人,丘比特一定掩鼻而过。
周穆王现在面对的是他爸爸周昭王交给他的一个烂摊子,而现在想的却是他
爷爷周康王的盛世。
一定要复兴。
周穆王暗暗地立誓。
看了这么久历史我们该知道,复兴需要两个条件。
其一:老板有明确的思路。
其二:要能找到完美执行这个思路的大臣。
周穆王的复兴思路很简单。
越简单才越有效。毕竟这是思路,而不是走路。
自上而下。
自上者,是要镇服大臣。
因为他爸爸的糗事,大臣们看王的眼色都有些怪怪的了。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大臣们私下传议道。
周穆王微笑。
他找到了一个人。
伯囧。
伯囧一点都不囧,伯囧只是他的名字。
事实上,他是一个很古板和严肃的人。
周穆王给他的使命就是,整顿天下礼制。
伯囧明白,他需要在朝廷内宣起一股强烈的整风运动。
可是,伯囧现在束手无策。
因为,他没有官职。
周穆王面对这个问题连眉头都没皱一下。
问题太容易解决。
没有官职,那我就为你临时创设一个不就得了。
就像现在要整风,就临时设立个整风运动委员会。
要国庆阅兵,就临时成立个国庆阅兵总指挥部。
今古一脉。
不过,今是从古抄的。
所以,读史可以明智,此言不虚。
太仆。
这就是伯囧的职称。也是由周穆王开创的一全新官位。
后世遂沿袭为陈法,代代设置。
为什么公务员队伍越裁剪越膨胀,奥妙其实就在这里。
不久后,大臣间的非议嘎然而止。
周穆王开始实施他的第二步。
而下。
而下者,是要由民强达至国富。
甫侯。
这是周穆王找到的第二个人。
也是他新提拔的相国。
他问甫侯道:如何可令人民丰衣足食,国家繁荣昌盛?
甫侯道:劳动。
周穆王频频点头。
虽然他这一生都是吊儿郎当,最不爱劳动。
可是他却很清楚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
只有用双手的劳动才能创造出未来的幸福灿烂,不论是哪朝哪代莫不如此。
而绝不是嘴皮子。
周穆王问道:如何才可令国人都尽心于劳动?
甫侯道:法律。
言简而意赅,这就是政治大虾的功力。
以法治国。
我们可能都是在初中政治教科书上第一次接触到这个闪耀着光辉智慧的词的。
但事实上,它被原创是在3000年前。
一个被后世赋以极度浪漫色彩的王和一个被后世忘的干干净净的大臣之间。
周穆王继续道:自帝舜创设五刑以来,世世莫不遵守,相国欲更替之?
甫侯道:不是。
周穆王奇道:那相国将以何法治国?
甫侯道:即以帝舜五刑之法。
周穆王哑然失笑道:原来相国并非有奇思妙想。
甫侯严肃的道:治国毫不需要奇思妙想、周穆王忽然间沉默。
甫侯只好继续道:帝舜五刑之法的弊端在于执行。
周穆王惊道:执行?
甫侯道:是的。
周穆王道:愿闻其详。
甫侯道:五刑法虽明确,但却失于粗陋,难一一照行之。
周穆王恍然大悟。
其实道理很简单。
就像一个国家,不能只有一部宪法。
如只有一部宪法,你实在不知道闯红灯和耍流氓如何区别对待。
虽然最终都是罚款。但一属《交通法》,一属《治安管理条例》周穆王道:
相国欲补添之?
甫侯点头。
周穆王想了想,突然问道:法治的原则是什么?
甫侯道:疑罪从轻。
周穆王再一次点头。
可以说,甫侯的法治认知应是中国现行法律的源头之一。要知道,在300
0年前能提出「疑罪从轻」这一论断是多么的不容易。
因为,我们用了3000年也才不过向前略跨了一小步,演变成了「疑罪从
无」。
但是,甫侯没有想到的事情终于还是发生了。
这件事一直在发生。尤其是在今天,更是愈演愈烈。
那就是,权力对法治的干涉。
周穆王一笑对甫侯道:相国,在你的法律体系中为朕加上一条。
甫侯道:请陛下吩咐。
周穆王道:给人赎罪的机会。
甫侯皱眉道:赎罪?
周穆王笑道:凡犯罪之人,只要出得起钱,就可以无罪释放。
你要的是法学,我要的是捞钱。
所以,追求法律的完全平等是多么的荒谬,因为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注
定了不平等。
法律只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被统治阶级请保持缄默。永远。
所谓的统治被统治,有个最简单的法子可以划分。
那就是钱多钱少。
当年,司马迁家中若有两根金条,谅也不致遭此奇耻大辱。
所以,连太史公都免不了刀下之祸,平头老百姓更没得指望了。
惟有认命。
或者是到天涯来发泄。
甫侯果然不负重托,为五刑详化注解达3000条。
天下遂大治。
周穆王当然更是捞的脑满肠肥。
国库极度充盈。
周穆王长叹一声。
用一种极其幸福的腔调。
他要从此开始他的梦幻之旅。
那就是,旅游。
全身心投入的旅游。
踏遍寰宇间万水千山的旅游。
稍知传闻的朋友都该晓得,周穆王是历史上超著名的旅游发烧友。
这也是他一生最大的嗜好。
为此至死不渝,一心无二。
所以,在历史上排序,周穆王实在可算是中国第二个旅游家。
当然,之前肯定已有过第一个。
请回头参考1。6。
这个人我们其实应该记忆犹新,他就是黄帝。
但是从痴迷和专业度上来说,黄帝和周穆王相比,实在不是一个层次。
黄帝只不过在国内转转,周穆王却早已实现了国际游。
据现代学者考证,周穆王最远的足迹已达至今天里海和黑海之间。
因为,周穆王完全把旅游当成了一个职业。
可是我们知道,周穆王现在的职业是王。
王是要坐班的。而旅游,是行无所踪。
如何来解决这一看似无法调和的矛盾?
周穆王却早已成竹在胸。
他是通过一个法子来实现二者的绝对统一。
即是职业的王,也是职业的旅游家。
那就是,出去打仗。
并且一直在外面打仗。
这个理由相信没任何人可以阻拦。
但是,打仗总需要敌人。
周穆王却没有敌人。他并不喜欢没事找茬。
更不喜欢打仗。
因为打仗会耽误他旅游的时间。
时不我待。
每一秒都是最宝贵的。
所以,我们即将看到历史上最诡异的一个镜头。
一个帝王带着浩浩荡荡的大军,以征伐的名义常年飘泊在外。
他们的目的似乎只有一个,找到自己的敌人。
敌人是谁,还在开会研究中。
这个会,直到走完天涯海角都没开出个头绪。
而且,在旅途中,帝王常常会抛弃掉军队。
绝不是偶然,绝不是一次两次。
因为,周穆王的马天下闻名。没有任何脚力能撵的上。
李商隐诗曰:八骏日行三万里。
这绝非浪得虚名。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从周穆王决定做中国历史上第一驴友时,他就已开始全神贯注的搜集最优质
的交通工具。
马。
最千里的千里马。
周穆王经历过很久的焦灼和落寞。
直到一个年轻人的出现,一切才开始云消雾散。
造父。
造父是个很传奇的人物。
他的传奇首先是从他寻觅到八骏的地方开始。
桃林。
这个地名我们该略有些熟悉。
在10。4节中,我们知道,周武王在周公旦的建议下,曾「纵马于华山之
阳,放牛于桃林之虚」。
对,就是这个桃林。
从一个放牛的地方搜获到世界上最神奇的马怎不令人啧啧惊叹?
而且,不是一匹,是一群。
如果是我们,应该一生都死死守候在华山。
因为,那里才到处是马。
如果是我们,有造父的身世,怕连走到周穆王面前的勇气都没有。
因为,造父的祖宗实在不光彩。
太不光彩。
太不光彩到我们每个人都知道他是如此的恶贯满盈。
所以看过此贴的人应该都还记的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