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西周末
13。1红颜祸水
周共王在历史上是个被扔进旮旯里的主。
没有太多人关注他。
毕竟,他不能像他父亲一样风驰天下。赚不到眼球也是理所当然。
但是,生活在这样一个家庭中,耳濡目染,想对旅游一点兴趣没有实在是很
难的事。
周共王闲暇时也喜欢在国内到处转转。
并且和父亲一样,也选择了一个很好的跟班。
密国的诸侯康公。
周共王很希望在旅途中也像父亲一样发生个浪漫的邂逅。
纵使不能是女神仙,是个小美女也能聊以慰籍。
这个愿望在泾水的河岸边实现了。
三个水灵灵的美女出现。并且含羞带笑的走到了他的身边。
周共王心中一阵花开。
但很快,他的脸变的比猪腰子还难看。
因为,这三个美女无一例外的都爱上了密康公,而不是他。
密康公激动的几乎要原地打几个转。
周共王激愤的想拿个斧头当场把密康公劈死。
可是,他什么也没有说,更没有做。
只是冷冷的不发一言的回到了寝宫。
他点燃一支红蜡,心不在焉的看着它流泪。
他在等待。
他希望密康公脑袋灵光一点,少让他受点煎熬。
密康公却正在忙着布置鸳账。
他也在点着红蜡,红蜡也在流泪。可是他丝毫没注意。
人逢喜事精神爽。
何况今晚要和三个美女共度良宵。
密康公亟不可待的渴望着夜幕的降临。
然而,夜幕刚一降临,三个美女在洞房里却没等到他。
他正站在妈妈的卧室中。
老太太威严的看着自己的儿子。
密康公迷惑不解的看着老太太。
他实在纳闷,难道他妈妈已忘记了什么叫春宵一刻值千金。
老太太突然严厉的道:你不知大祸临头了吗?
密康公眨巴着眼道:母亲此话怎讲?
老太太道:你把三个女人领到家共王知道不知道?
密康公点了下头。
老太太道:共王会不会生气?
密康公又点了下头。
领导在争风吃醋时被下属打个惨败,他若不生气,要不是太监,要不是同志。
要不那女人是他直系亲属。
老太太道:周共王若生气,你还能不能活命?
密康公摇了摇头。
老太太继续道:那你难道就不想一想保身之策?
密康公沉默不语。
老太太道:既然你不愿说出来,我替你说如何?
密康公撅了下嘴。
老太太道:做人关键是不要太贪心。你现在给共王送去两个美女,自己只留
一个,则共王一看占了上风,必然不再追究于你,而你又可坐享其成,如此可好?
密康公先撇了下嘴,后来无奈的点了点头。
老太太突然暴怒道:你到底如何,该给我说句话。
密康公终于幽幽的道:母亲所说,儿何尝不知?母亲既已吩咐,儿岂敢不照
办?
老太太点了下头,脸上怒色慢慢消去,换上了满意的微笑。
密康公无精打采的回到了洞房。
他左挑右选,无论如何不知道该送走哪两个。
每个女人都是如此的妖娆,他实在做不到厚此薄彼。
而每一个女人都在痛哭,她们都誓死不愿离开密康公一分一毫。
左右膝各坐一个,为自己斟杯喂酒,第三个搂着脖子在额头上狂亲,燕熙之
乐,一个都不能少。
不能捍卫爱情的男人,纵使活在世上也是猪狗不如。密康公暗想道。
所以他做出了人生中最愚蠢的一个决定。
三个美女统统留下供自己享用。
这一夜,实在是风起云涌,超爽之极。
这一夜,密康公无眠无休。
他真没空闲。
周共王同样也是无眠无休。
他真没心情。
对于他来说,这一夜实在是风云突变,超恨之极。
一个小小的密国竟都敢不给自己台阶下,朕以后何能再号令群雄?
帝王们在做出一个任何决策前,都能牵扯上天下兴亡。
老太太第二天看到儿子一张疲惫而满足的脸时,真恨不得把它抽个稀巴烂。
列祖列宗,真对不起,老妪无能,生下此不肖子。
她悲对祖庙叩头道。
第二年,密国遂灭。
我一直纳闷,在惜字如金的《史记》中,为什么不厌其烦要记上这一档子事,
后来终豁然贯通,司马迁先生可能为了要说明一个成语。
红颜祸水。
这应该是最有力的一个论证。
曾经有人以陈圆圆为例,说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可是,我总以为那里夹
杂着太多政治,陈圆圆不过是个大家都看到的诱因而已。
大家都看到了,往往已离真相很远。
而在这个故事中,因为女人而身败国亡,是如此的直接,纯粹,清晰,一尘
不染。
让我们不得不颤栗。
不得不在这个权力社会的漩涡中三思而后行。
不得不对爱情抱着深深的戒惧。
不得不重温小和尚的经典名言:女人是老虎。
或者说:女人猛于虎也。
周共王崩,传位于子懿王。周懿王崩,帝位又落在了周共王弟弟孝王手中。
周孝王崩,诸侯复立懿王太子燮,是为周夷王。周夷王崩后,再传位于子厉王。
一个充满个性锋芒的男人就这样啦啦啦的坐上了帝位。
周厉王。
关于他的故事短小精悍,但余韵悠长。
13。2专利
周厉王具有两大突出的性格特点,贪婪与粗暴。
他的贪婪到是事出有因,只不过借助无限蓬勃的潜力而将其登峰造极,世人
皆知。
周朝自昭王开始,就已走下坡路,到了穆王,虽有所振兴,可无休止的出游
亦给财政带来了巨大的负担,甚至入不敷出。而随后的共王、懿王、孝王、夷王
也只能勉强维持局面,所以交到厉王手里时,已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他面对的是
一个空荡荡的国库。
而这个时候,周厉王苦恼的并不仅仅于此。
还有一批落井下石的小人。
蛮夷。
尤其是淮夷和匈奴。
这两个部落可以说与华夏民族向来剪不断理还乱,反正只要你一有空隙,他
们就会拼了老命的过来凑热闹。
边疆告急。
周厉王正在想退兵之策。
还没等想成熟,淮夷和匈奴已经攻占到了国都附近。
势如闪电,这就是他们的打法。
他们和大举侵伐不同的是,所注重的并非是土地,而只是直接掠夺财货和人
口。
所以,轻装上阵,快速捣入。
逼人不可太甚。周厉王拍案而起。
这话他是对老仇人荆楚说的。
因为,荆楚的做法比淮夷和匈奴更加恶劣。
如果说淮夷和匈奴只是小打小闹的强盗的话,那么荆楚则已公然挑战周政府
的立国根基。
不说设计害死周昭王的前仇,单是目前的恶劣行径已让人忍无可忍。
他们竟公开自立为王。
也就是说,从此刻起,他们要成为与周比肩的政权。
天无二日。
如果周厉王再对此不闻不问,天下怕很难再姓姬了。
那将是一个对列祖列宗都无法交代的滔天大罪。
周厉王必须采取主动策略。
将领不缺,士兵不缺,缺少的只是支使将领和士兵的银子。
皇帝不差饿兵。
周厉王愤懑了,他是这个国家的王,可他现在穷的揭不开锅。
物极必反。
人,尤其是。
周厉王决定做一个富人,一个钱世世代代花不光的富人。
他原本就是一个贪在骨子里的人。
钱从何来?
自己不能挣,只能从别人口袋里抢。
周厉王把目光盯向了一个人。
荣夷公。
荣夷公不懂经济理论,可他却偏偏被周厉王任命为财政部长。
荣夷公只擅长捞钱。
他很讨厌那些口沫飞溅只能用来忽悠人的的主流经济学家。
周厉王很欣赏他的作风。因为,人以类聚,粗暴者总是和粗暴者臭味相投。
当然,在他们眼中,这叫做执行力的高效。
荣夷公可以有很多方法捞钱,比如课以重税,比如扩大王畿的田亩。
可是,荣夷公都没有采用。
并不是这些法子不好,而只是这些法子有些慢。
荣夷公走了条让人咋舌的捷径。
专利。
完全垄断性的专利。
超级托马斯。
他只宣布了一条法令,把山川河林全部收归国有,凡想使用者,必须交钱。
所以,你如果想进山砍捆柴,要先买门票。
如果想过条河,要先缴交通费。
如果更不幸想盖个房子,那么就要先买门票,再缴来回的交通费。
而在从前,这一切都是免费的。
荣夷公很好的普及了一条法治精神,那就是一视同仁。
不但平头百姓要交钱,贵族亦同样受此剥削。
吃鱼从此变的很奢侈起来。
全国民怨的沸腾可想而知。
因为你已被断绝生产的路,生产资料全已国有化。
钱源源不断的进入了周厉王的口袋。
周厉王终于可以扬眉吐气。
他亲率六师将淮夷、匈奴这两个蟊贼打的落花流水。
接着,挥师直逼荆楚。
他要一洗前世的耻辱和仇恨。
荆楚现正在一片慌乱中。
因为楚王终于意识到,他碰到了一个硬头的茬。
对于这种粗暴者,你最好的处理方法就是避却,因为他们是不达目的绝不罢
休。
他们从不怕头破血流。
而你怕。
楚王熊渠卑躬屈膝的给周厉王上了一道书,磕头认罪,自愿去除伪王号,并
保证安袭臣命,世世朝贡不绝。
周厉王正在趾高气扬,他的人生从没像今天这般丰满过。
周朝对荆楚的斗争也从没像今天这样大胜过。
自荆楚叛立以来。
荆楚其实本就属周朝管辖,只是一直因距离遥远,凸显出奇特。我们在此可
略为追溯一下其发家史。
若真排起祖宗,荆楚可和周厉王是一脉同血。
五百年前都是一家,此言并非空穴来风。
荆楚的先世是这样一个传奇人物。
黄帝。
在2。1节中说过,黄帝有个孙子颛顼直接继承了他的帝位。
荆楚的源头就是由颛顼拉扯开的。
颛顼第四代时有个子孙叫陆终,陆终生了六个儿子,其中第三子叫彭祖,第
六子叫季连。
彭祖在尧时被封于彭城(今为徐州),他的传奇并不在于政治,而是养生。
稍有耳闻的人该都知道,他是中国历史上毫无争议的活的最久的人。
整整八百年。
也即是说,他走过了尧、舜、禹、夏、殷商等几个时代。
这大概也为后世的穿越类小说提供了丰富的剧本素材和创意源头。
季连当然没有他哥哥彭祖能活,他是个正常人。
他很快的死了。
不过他的子孙却繁衍昌盛,并将「芈」字定为己姓。
到周成王时,其后裔熊绎因辅佐有功,被封为子爵,以荆楚为采邑。
再传四世,则到了熊渠。
熊渠刚当政之时,正好赶上周夷王的衰败,便趁机大肆扩张自己的领土,江
汉之间纵横开阖,无能撄其锋者,遂由此坐大。
翅膀硬了,自然要跟老板翻矛戕。
熊渠于是向周朝大大咧咧的道:荆楚为蛮夷之地,和尔等华夏实非同根同源,
风俗差异甚大,故当分国而治,各施其政。
可是,熊渠却疏忽了。
周历王并不像他父亲周夷王一样是个脑筋懦弱的人。
相反,他的思维很强悍。
谁不服我,我就打谁。
所以才上演了熊渠刚前脚宣布独立,自立为王,后脚就巴巴的向中央谢罪,
归附到臣子行列的闹剧。
周厉王在大殿中举行了盛大的庆祝仪式。
他现在很不差钱,所以宴会很奢靡。
他多喝了几杯,头有点晕晕然。
他转回头去找他的宠臣荣夷公,可是面前站立的却是一个他最不愿见到的人。
大夫芮良夫。
芮良夫问道:陛下,宴会之钱从何而来?
周厉王狠狠的皱了下眉,他知道,芮良夫只是借机开了个头,问题不会这么
简单。
可是,周厉王只有忍。
他虽然贪婪残暴,却很清楚贤臣是国之栋梁,他纵使不用不听,也不会去杀
戮。
他惟一能做的,就是硬着头皮受下。
周厉王懒洋洋答道:爱卿此问实为多余,自然出之于国库。
芮良夫继续道:国库之钱又从何而来?
周厉王一笑道:当然是取之于民。
芮良夫道:是尽取还是节取?
周厉王脸色一寒,没有说话。
芮良夫大声道:陛下重用荣夷公,实为亡国之兆。
周厉王额头立刻青筋暴起,要是一般人这样和他说话,早就拖出去咔嚓了。
周厉王冷冷一笑道:爱卿此话怎讲?
芮良夫道:天下非一人之天下,天生万物也并非仅仅为陛下取用,其用以养
育万民万生,今荣夷公一拢为公,百姓被剥离殆尽,请问他们从此后将以何为生?
周厉王顿时语塞。
芮良夫继续道:陛下若真为充盈国库,则应因人利财,而不是杀鸡取卵。将
山川河林还之于国人,督促其生产,以此坐享其成,岂不百倍胜于残暴专利?
周厉王想了很久,方支吾道:爱卿所言之法与荣夷公岂非异曲同工?现国人
只要略出资金,山川河林不亦可恣意取用?
芮良夫冷笑道:现国民连求温饱都无可能,何有余钱来交纳资金?陛下不觉
得此乃舍本求末之术吗?
周厉王砸吧下嘴,只好讪讪道:爱卿稍等,待朕找来荣夷公,你可与其当面
对质优劣。
说完,一溜烟而去。
他当然不是去找荣夷公,而是偷偷跑回了家。
芮良夫今天给他的难堪真是够大,他必须要躲在家里好好消消怒气。
可是还没等他坐定,一个人竟尾随而至。
这个人比芮良夫还要让周厉王头疼。
13。3共和
召公。
周厉王眼一眨,他就鬼魅般的站在了面前。
周厉王只有苦笑。
刚躲掉芮良夫,又来个召公,今天运气实在背,日子过的也真够酸。
逃避不是办法,再血淋淋的人生都要直面。
周厉王先开口道:爱卿有何话,先拣紧要的说个一二,夜已晚,朕想早点休
息了。
召公道:陛下知道国都中的评论吗?
周厉王一笑道:彼等小民杂舌,有何可听之处?
召公冷笑道:他们正在评论陛下。
周厉王耐住性子道:如何评论?
召公一个字一个字的吐出道:尚不如桀、纣。
啪的一声,周厉王手中的樽耳竟被他活生生捏掉一个。
他的脸已涨红的可怕,很像一个吹弹欲破的西红柿。
只是西红柿里隐藏的是愤怒。
每一个血管都在汩汩的猛烈流动,流动的全是不可遏止的火气。
是可忍,孰不可忍?
如果说对芮良夫、召公周厉王还被逼克制的话,那么对于这些平头百姓他绝
不会手软。
他最恨别人在背后嚼舌根。
尤其是针对自己。
尤其是负面的。
然而,周厉王却没有发怒,他只是冷冷的对召公道:朕已尽知,三月之内定
会给爱卿一个满意的交待。
周厉王清楚,他现在需要一个人才来摆平这件事。
卫巫浮现在了他的眼前。
卫巫的奇特之处并不只是在于它的巫师职业,而是在这个圈子内他是做的最
出彩的。
也即意味着他具有最强大而神秘的探查力量。
卫巫果然不负所托,用了三个月顺利的完成了周厉王的嘱托。
国中再无任何一个人诽谤。
在所有的公众场合,都是一片鸦雀无声。
因为只要你不小心说错一句话,而这句话卫巫认为影射到了周厉王,那你的
下场就很简单。
被咔嚓。
在不断的咔嚓声中,人们终于学会了如何明哲保身。
那就是道路以目。
遇到了,见个面,连招呼都不敢打,只相互的瞟瞟眼神。
比蚂蚁碰碰触须还虚渺。
沉默。
认真沉默。
整个天下。
周厉王非常满意,他最喜欢这种简单而快节奏的处理办法。
他得意洋洋的把召公请到了寝宫。
很随便很融洽的氛围。
他亲自为召公斟了一杯茶。
召公坐在椅子上却一动不动。
周厉王笑道:爱卿现还能听到诽谤否?
召公道:老臣已听不见。
周厉王道:此法可妙?
召公道:陛下认为妙在哪里?
周厉王哈哈笑道:妙在不可言。
召公阴着脸道:怕是敢怒不敢言。
周厉王脸上却是阳光融融,笑道:耳不听既为净。
召公道:陛下听过一句谚语吗?
周厉王道:爱卿请说。
召公道: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周厉王笑容立刻冻住,但依旧强颜道:何解?
召公道:每个人都该有自由说话和表达政治主张的权利。大臣们可与陛下在
殿堂上议论,诸侯们可通过奏章上谏,可百姓们能依靠什么呢?
周厉王道:依靠什么?
召公道:他们不可能见到陛下,所以惟有依靠相互间的琐碎攀谈,并渴望籍
此上达天听。他们说的不一定定全对,但陛下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纵使陛下不
愿采用,当做耳旁风即可,又何必用此酷刑来钳制万民悠悠之口呢?
周厉王突然怒道:朕连耳旁风都不愿听到,爱卿现在明白了吗?
召公道:那陛下此法甚为得宜。
周厉王转怒为喜道:爱卿现也认同此法?
召公讥笑道:那么陛下认为此法可维持几时?
周厉王立刻眼珠连转,但终究没回答出来。
他忽然间觉得浑身烦躁起来,他是帝王,为什么下一个命令还要听从这么多
是是非非。
他向来不是一个很有耐心的人,所以他立刻站起,准备闪人。
召公却还没完,亦跟起大声道:陛下难道已不记鲧治洪水的悲剧吗?
周厉王停下脚步,转头冷笑道:当年若不是祝融强行收回息壤,鲧有何尝会
失败?爱卿难道也不记的了吗?
说完,匆匆而去。
召公眼中不知何时竟溢满了泪花,这辈子竟被类比为祝融,也实出乎意料。
但更出乎意料的事是在三年后发生的。
是出乎周厉王的意料。
一夜之间,周厉王的宫殿竟然被国人团团包围。
在饿死和起yi之间,他们选择了后者。
毕竟后者看起来还有一线生机。
周厉王长长叹息了一声。
天作孽,犹可恕;人作孽,不可活。
人心思变,大势已去。
因为周厉王悲哀的发现,在暴动的国人身后,其实隐藏的是贵族们那恶狠狠
地身影。
逆势者,亡。
恒古不灭。
在侍卫们的拼死保护下,周厉王仓皇逃窜到了彘。
彘,意为猪。
估计此地野猪横行。
再加一个周厉王,也算是天道报应不爽。
周厉王出奔,在历史上是个极其重要的事件。
因为从这一年开始,历史有了明确的纪年。
公元前841年。
史称「共和元年」。
国人们没有抓到周厉王,便呼啦一下全都围到了召公的家中。
召公与民为善,大家当然不会找他的麻烦。
他们找的是躲在召公家中的人。
太子静。
跑掉和尚跑不掉庙。父债子还,也是天经地义。
太子静正伏在召公的怀中瑟瑟发抖。
他毕竟还是个孩子,怎么可能经历过这么凶险的场面。
大门外人声鼎沸,明晃晃的刀光剑影。
他们很焦急。
他们等着杀人。
若不是召公一向德高望重,怕院里的地都要被掘三尺了。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召公仰天悲叹道:当初我深谏陛下,他不听,致有今日之祸,也可算是咎由
自取,可怜太子何罪,竟要被人做俎上鱼肉?姬氏一脉,难道要从此断绝吗?
太子静更加嚎啕大哭起来。
他虽然吓懵透了,但耳朵却并没失聪。
召公忽然狠狠的跺下脚道:若老臣今日不救太子,将何颜再面对列祖列宗的
日月功勋?陛下亦必将视臣为临阵胆怯之人。治时既不能逆转,危时如再有闪躲,
天地神灵,亦必不容我再立颜于人世间矣!
一个青年被家丁五花大绑送到了门外。
国人刀斧齐下,立成一滩肉泥。
他们解了气后,便向召公满怀道歉,各回各家。
一切都像没发生一样。
召公依旧面带微笑。
可他老婆已在内堂哭死了七七四十九回。
因为,那滩肉泥就是她的儿子。
她视若生命的宝贝。
13。4中兴
周厉王被吓坏了。
他很嗜血。
可更怕喋血。
他拿别人的命眉头都不会皱下,可别人若来拿他的命他吓的胆汁比眼泪还多。
他蜷缩在彘地一动不动。
九头牛也拉他不回。
召公很无奈。
周公也很无奈。
此时的召公、周公是周武王时召公奭、周公旦的嫡系子孙,因为先祖的功绩,
所以世世袭此望号,以为辅佐周王的卿士。
太子静也不能登基上位,他只好继续呆在召公家。
因为他爸爸人虽不回来了,职位却还强霸着。
占着茅坑不拉屎。
似乎有此一说。
国家由此陷入了权力真空。
幸好,没有任何政治疙瘩是中国人解不开的。
召公、周公两人从此摄行权位,代理国政。
可这种完全创新的模式必须要取个动听的名字,以留存档案,否则后世很容
易误认为他们是篡权。
几经考虑,终于拍板。
曰:共和。
一个在现代社会充满蒙汗药芬芳的官方语言在召公、周公手中华丽丽的诞生。
这大概也为政协开了个源头。
毕竟貌似破除了一人专制的藩篱。
共和十四年,周厉王崩。
召公、周公发扬了先祖周公旦的风范,主动退出舞台,把太子静扶上了宝座。
是为周宣王。
周宣王上台后,可比他爸爸、爷爷甚至爸爸的爷爷都轻松多了。
这十四年来,召公、周公把一个千疮百孔的帝国给一点点修理缝补好,虔诚
的交到了他手中。
周宣王很开心。
他向来喜欢继承丰厚的遗产,而讨厌白手起家。
其它人当然也希望这样,但其它人当然连希望的机会都没有。
周宣王还很聪明。
聪明的含义之一是懂得利用人。
尤其是利用老实人。
他把召公、周公二人继续聘任为国相,帮他治理国家。
国家想不发达实在已不可能。
所以,水到渠成,周宣王实现了大周王朝中兴的丰功伟绩。
蒸蒸日上,国泰民安。
颇有成康盛世之遗风。
但往深里一探究,周宣王似乎只是个摆设,成绩都不是他做出来的。
像蜀国的阿斗一样。
不过,周宣王绝不阿斗。
他也很忙。
他也有自己的事业。
那就是,打仗。
不是侵伐,而是自卫。
因为很多朋友想趁着当初大周王朝的动荡来捞点好处,他们的目的是打个措
手不及,然后裹裹掠到的人口财物拍屁股走人。
这些朋友我们都已比较熟悉。
淮夷、徐夷、匈奴、犬戎。
可遗憾的是,这次他们来的太迟,脱身太慢。
周宣王已充分想好了对敌之策。
我们知道,他不太需要处理政治,所以他把满腔的热忱都抛洒在了军事上。
因敌施教。这就是周宣王的窍门。
首先,他选择实力最小、骚扰最频繁的淮夷、徐夷下手,倾六师所有精锐,
一鼓作气把它们给灭了。
就像清除了牛皮癣一样淋漓畅快。
周朝的直控版图也因此大大拓展,延伸到了江汉淮河流域。
其次,对于匈奴则采取利用地方部队堵击的策略,只要不让他们祸害太大即
可,周宣王知道,一旦淮夷、徐夷被剿灭,匈奴会自动跑回家。他们并不愿意和
六师来个大决战。他们只是喜欢拣个落。而由于其游牧民族的高机动性,一时之
间又消灭不了他们,惟有以预防为主。
匈奴这个头疼的问题,好像一直是中原统治者的腹心之疾,不但在周,而且
一直延续到秦,到汉。
这也是蒙恬修长城的动机,和霍去病封狼居胥的根由。
再次,对于犬戎,由于其实在太远,周宣王只好让临近的地区组兵抗击。这
个任务自然落在了秦人的头上。可惜,秦人实在不争气,竟然被犬戎打败了。
这也为后面的悲剧埋下了伏线。暂且不论,待叙。
从整体观上来看,周宣王是大获全胜的。
国家经济发达,再也不需要像他父亲一样采取变态的法子来横征暴敛。
人民生活安康,像成康先祖时一样整日沐浴在快乐幸福中。
四方边境稳定,既免除了刀兵干戈之苦,又不再需要提心吊胆烽烟四起。
高枕无忧。
这就是周宣王目前的状态。
好事成双。
十一年时,又发生了一件让周宣王乐呵呵的事。
鲁武公来朝。
鲁国自周公旦儿子伯禽受封,自此已八传。
诸侯来中央朝贡并不是稀奇事,但鲁武公的不寻常在于他带来了两个人。
两个儿子。
姬括与姬戏。
周宣王竟然一下子就喜欢上了姬戏。
喜欢上一个人并不需要道理。
不仅是男女之间,长晚辈亦如此。
周宣王越处越觉得姬戏是个乖宝宝,无论如何自己也要给他点奖赏。
荣华富贵姬戏已经有了。
因为人家毕竟生在王侯之府。
周宣王一思量,姬戏缺少的只有一样东西,那就是政途。
姬括是嫡长子,是不可动摇的接班人。姬戏只有眼巴巴的份。
在姬戏干涸的眼神中,周宣王看到了失落和焦盼。
姬戏可怜兮兮的望着周宣王。
他是惟一能扭转乾坤的人。
周宣王直接把鲁武公找来,大嘴一张向他宣布了自己的命令:必须立姬戏为
太子。
鲁武公唯唯诺诺。
胳膊是扭不过大腿的。
可是,这却让一个人异常的焦虑起来。
大臣樊仲山父。
樊仲山父道:陛下一定要立姬戏为鲁太子?
周宣王点点头道:朕意已决。
樊仲山父道:陛下有没想过此事的恶果?
周宣王笑道:烦爱卿为朕言之。
樊仲山父道:立储本为诸侯内政,陛下强行干涉之既已不妥,而现又废长立
幼,从此后天下若效之,政纲岂不因此大乱?祖宗成法尚有何威?
周宣王沉默了会,然后方道:鲁为至亲,朕不过稍建议一二,听则行之,不
听则弃之,大夫又何必如此提纲上线?
樊仲山父悲声道:陛下之说固轻描淡写,然微臣恐此造衅一开,天下不复常
法,无数流血叛逆将由此而起也!
樊仲山父的担心后来果成了事实,在500余年的春秋战国中,因此而导致
的流血事件不可胜数。
上梁不正下梁歪,领导者,不可不慎。
鲁武公归国不久后就辞世,姬戏继位。
是为鲁懿公。
姬括也没有什么埋怨的了,这毕竟是上面的意思。
上面的意思那就是铁板钉钉的事实。
所以,在抑郁中,他默默的死去。
可是,有人却为他打抱不平。
伯御。
他的儿子。
父亲可以谦让,可是他不会。
他比任何一个人都渴望当老板。
这个位子本来就是他的,只是被他叔叔借助外力无耻的夺去了而已。
天高皇帝远。
伯御决定兵行险着。
二十一年(前807年),伯御领兵突袭内宫,杀死鲁懿公,并于次年自立
为主。
当周宣王获得情报时,这已是既成事实。
伯御很希望周宣王不要再多管闲事,就如此的顺其自然。
毕竟周宣王若直接出兵干涉,在法制框架内是有些歪理的。
在周朝时,诸侯和中央之间是一种松散的服从关系,除了归属外,诸侯国的
内政基本是自我决断。
可是,周宣王不会忍。
这相当于他被人狠狠的甩了一耳巴子,然后你让他稍安勿躁。
但周宣王却很能等。
一直等到了十一年后。
三十二年,周宣王率领六师,直扑曲阜,一举攻克,斩杀伯御于马下。
他终于轻松吐了口气。
凡敢惹我者,这就是下场。
不过,周宣王却还不能立刻班师返回丰镐。
他还要为鲁国找一个接班人,这个接班人还必须能慰藉鲁懿公的在天之灵。
鲁懿公的弟弟姬称被周宣王捕获到了眼中。
因为据樊仲山父调查来的情报是姬称「赋事行刑,必问于遗训而咨于固实」,
换句话说,姬称每做一件事都要遵从前代的法子,如果前代没有,他宁愿不做,
或者是向总老板周宣王来请教。
姬称被扶上宝位,史称鲁孝公。
他不孝也不行,我们已说过,周宣王向来只喜欢乖宝宝。
可是,刚回到国都,周宣王却自己先不乖了起来。
他突然开始强烈厌恶起一件事。
种地。
13。5报仇
天子也要种地?
确实,确实要。
西周时,采取的是井田之法,也就是王畿的耕地「井」字般块状划分,中间
一块是属于王的,其它分给百姓。耕种之期,百姓必须先义务把王的田亩打理好
了,方可以去忙活自己的,不过所有的收成也全归私人。
因为,义务劳动就代替了上缴。
可是,在百姓帮王忙活之前,还必须有个人更先忙活下。
王。
王必须领着一班亲属大臣装模作样的用锄头在田里先划拉几下,意味是身为
天下稼穑先。
这当然是走个过场。
可过场也必须是要走的。
周宣王此时却犯了犟。
朕偏不去。
周宣王虽然是在动荡中出生,可却是在欣欣向荣中长大,而且到目前为止,
他还没经历过挫折和逆境。
人,在一帆风顺中总是容易骄傲起来的。
一骄傲,必觉高人一等,自命不凡起来。
自命不凡的标志之一就是我行我素。
不愿意委屈本心,故而不会因时度势的听他人忠告。
这可让一个大臣心急如焚。
虢文公。
有时候领导的作用就只是啪嗒盖个章,可是若真没领导的这啪嗒一下,事它
就很难再成个事。
虢文公道:陛下为何不去?
周宣王道:朕讨厌农务,不想去。
虢文公道:陛下只要露个脸即可。
「啪」的一声,周宣王忽然拍起来桌子,他怒气吼吼的道:朕已说过,朕不
想去。
虢文公一愣,随即和颜道:民以食为天,农为一切之根本,陛下不会不知吧?
周宣王冷哼一声道:哪又如何?
虢文公道:若不致力于农务,连祖宗祭祀都不能保证,陛下难道不感到心惊
吗?
周宣王哑然失笑道:难道祖宗祭祀的粮食非要朕亲自耕种吗?那要天下百姓
何用?
虢文公严肃的道:天下百姓莫不以陛下为向导,陛下懈于农事,又怎可令百
姓尽心尽力于此呢?纵使勉强,又何能令其内心油然畅快?对陛下不过是举手之
劳,而对天下百姓则为崇仰之本,陛下难道不该慎重其事吗?
周宣王忽然用手摸着下巴盯了虢文公一眼,然后头也不回的进内室去了。
他真的懒的再继续说下去了。
无聊。
周宣王咕哝道。
他突然间开始有些生气起来。
这么多年来自己一手缔造出如此辉煌的繁华景象,本该功成名就为所欲为,
可怎么还处处受人肘制?
他决定清算一下令他生气的仇人。
并不是虢文公。
对于这种元老级的宿臣,他总是小心翼翼的维护。
这就是上下级政治权利角逐间的一种微妙平衡。
除非你不惧怕被人斥骂为暴君。
人过留名,雁过留声。
人要脸,树要皮。
帝王也不例外。
周宣王最恨的仇人跳入了脑海。
犬戎。
他始终没有忘记六年时秦人起兵抵御的那次惨败。
现在太平无事,国库充盈,人算不如天算,实在是最适合不过的万里挑一的
复仇好日子。
七千勇士站在了庄公的面前,这是周宣王特意为他划拨的复仇之师。
庄公正是秦人目前的领袖。
而秦人与犬戎的恩恩怨怨也可从他的身世中得到一些窥探。
恶来。
大家是否还能记的这个熟悉的名字呢?
在10。3节中,我们曾说过,他是秦和赵人的共同祖先。
恶来被诛杀后,子孙传四世到了大骆。大骆有个儿子叫非子。
悲惨的人生总是高度相似。
尤其是大骆和造父。
家门不幸,祖宗不光彩给他们带来了沉重的精神负担。
但越是逆境,越能激励人奋发图强。
造父做到了。
徐偃王一战,其驾驶八骏日驰万里,立下了不世功勋,周穆王特意将赵城封
给其做采邑。
一个人的成功能带出一拨子人的幸福。
大骆带着家族的人全都聚拢在了造父的旗下。
他们终于可以无忧无虑的生活。
最关键的是,造父还帮他们培养出了一个人才。
那就是非子。
非子学的并不是驾驶,他知道在这个工种上,他绝对不可能超过造父,所以
他选择的是一个关联学科,饲养。
依葫芦画瓢,学着造父的法子,非子也走到了王庭自我推荐。
这个时候的主政者是周孝王,也即周穆王的孙子,周厉王的叔叔。
犬丘。
这就是周孝王令非子任职的地方。
非子从此开始了专心致志的养马生涯。
几年后,周孝王被感动了,他觉得不狠狠的奖赏下非子实在是过意不去。
因为非子太有才了。
每一匹马都膘肥体壮,驱驰如飞,而且又特能产崽。
周孝王决定给非子一个惊喜,他把大骆召了过来,命令道:你必须立非子为
嫡。
历史真是何其重复,其后周宣王与姬戏的故事如出一辙,想必你还记忆犹新。
大骆只好答应。
这种苦衷鲁武公是最清楚不过的了。
可是,这一次并没有发生流血事件。
因为一个很强势的人霍然站了出来说话。
大骆的岳父,申侯。
大骆的嫡长子成正是他的外孙。
申侯直接给周孝王上了一道书:申国世为大周守护西部边疆,而申骆联姻正
为守卫力量之根基,现王欲废长立少,于理于情皆为不顺,西人更为磋叹,惟请
王谨慎图之。
周孝王惟有摇头,毕竟他这个时候国力衰弱,实在撑不起后世周宣王颐指气
使的霸道。
可是,总要想个法子来解决,即能满足申侯的愿望,又不使自己丢面子。
万幸的是,周孝王历史学的很好。
他随手拈到了一个典故。
这个典故替其圆满的解决了问题。
他把申侯、大骆、非子等全部找来,和蔼可亲的道:当年虞舜兴旺时,曾令
伯益为林业部长,其后徐偃王谋反被诛,此脉遂绝,甚为可惜。而非子现主管畜
牧,实近于此,何不因袭此号,以图振兴先贤遗韵,岂不莫大好事?
申侯、大骆、非子自是千般感恩万种道谢。
老板切出新蛋糕后,每个人的利益都得到了充分保证。
非子遂被封在秦地,并赐姓为嬴。非子亦被后世尊称为秦嬴。
秦嬴死后三世,传至秦仲。
秦仲时,恰好赶上周厉王无道暴虐,犬戎趁势而起,把留在犬丘的大骆一族
尽数灭门,财物一掠而空。故而周宣王甫一即位,即令秦仲阻击犬戎的再度入侵,
并希望他能一雪前人的血耻。
可问题是,周宣王已把主力部队调至淮夷、徐夷前线,他能给予秦仲支持的
只是一颗激昂的心。
秦仲兵败被杀。
犬戎的强大一直不曾含糊。
秦仲死后,留下了五个儿子,长子即是庄公。
庄公咬着牙关含着热泪和四个弟弟率领着周宣王划拨的七千复仇之师向犬戎
铁蹄奔踏而去。
中央军的战斗力岂是秦仲的地方民兵所能比拟?
犬戎大败,失地尽数收回。
周宣王心中一块石头终于落地,他立刻令特使向庄公道谢,并加封为西垂大
夫。
庄公有子三人,嫡长子曰世父。
世父是个很有血性的汉子,他对弟弟说:爷爷为犬戎所杀,身为长孙,我若
不能生报此仇实无脸见家乡父老。
他领着自己的亲兵向犬戎杀去。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庄公无奈,只好把位子传给了次子,是为秦襄公。
此君是位重要人物,在随后将有精彩展现。
再说世父,热血沸腾的杀到了犬戎门口,可我们已说过,犬戎并不是吃素的,
他们手一招摆,世父就做了俘虏。
幸好这时候犬戎被打的有些胆怯,没敢把世父给咔嚓掉。一年后,又原封不
动的将他送回了秦人。
之所以插了个世父的小故事,只是想充分论证一点。
理想如果蒸腾,现实必然寒冷。
但犬戎之战的胜利却让周宣王蒸腾的很厉害。
福祸相依。周宣王的倒霉日子开始了。
13。6凛然正气
因为,有一种膨胀在无限。
不是肚皮。
是肚皮里的信心。
周宣王决定再次出征,扩大疆域。
三十八年,周宣王率领晋穆侯等直伐西北方的条戎、奔戎。
结局很惨不忍睹。
没捞到好,却折了本。
周宣王不服气,于是在第二年重整旗鼓改变方向对姜戎发动攻袭。
双方战于千亩。史称「千亩之战」。
这一战几乎让精锐的六师损失殆尽,中央军自此一蹶不振。
周宣王恨的几乎连牙齿都咬碎了。
当年的淮夷、徐夷之战尚在闪光,近日的犬戎之战亦大获全胜,为何偏偏在
一个小小的姜戎手里阴沟翻船?
人一旦钻入牛角尖后,后果是极其可怕的。
如不幸是领导,那更是毁灭性的。
周宣王决定积蓄力量,以图翻牌。可问题是,军队皆已折没,必须要加紧补
充兵源。
自从强立鲁懿公并诛杀伯御后,周宣王在诸侯中的操控力就开始涣散。而鄙
弃劳动的形象一曝光后,百姓也怏怏不愿为其卖命。所以,征兵开始变的艰难起
来。
周宣王这时却又很着急,他恨不得连夜把姜戎的老巢就给掀掉。
一刻等不得一刻。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这不是速食时代的口号。
困难终于阻止不了周宣王,掌控国家利器几十年,这点小坎坷若迈不过去,
在逻辑上是讲不通的。
料民太原。
美妙的政策华丽丽的出台。
太原是最靠近姜戎的边邑,料民是指按家检查户口,登记人数及所有的家庭
财产。
一登记完后,则所有的人口强行披挂上阵,充为军伍。家庭资产自动归入国
库,以为军资。
这招之毒辣可想而知。
就地取材。
取完后,则太原即夷为平地。但这并不在周宣王的考虑范畴内。
他只要胜利的结果,而不忌讳于手段的恶劣。
四十年,周宣王太原料民完毕,回到西周国都丰镐,准备稍作休整后,再上
火线冲杀。
这个时候出事了。
周宣王可以白眼狼,但手下总还是有两个骨鲠之臣的。
第一个是仲山父。
他泪流满面的对周宣王道:陛下,民不可料也!
周宣王道:为何?
仲山父道:有三弊,一,如此料民,则各诸侯必知王室殚虚,从而助长异心;
二,陛下如此作践民命,又何能忍之?己之心,人之心,陛下难道就无一点同情
和怜悯吗?而从此后,天下百姓又如何看待陛下,恐怕再难找到归顺和忠诚,只
有恐惧和仇恨了;三:千亩之败缘由我们讨伐,此事宜化干戈为玉帛,握手言和,
至少需稍待冷却,陛下如此急于报复,姜戎必大惊,倾全国之力拒之,如此无论
胜败,对大周王朝岂不都雪上加霜?
周宣王略一沉吟,道:爱卿所说亦有道理,但民已料完,朕意已决,于此事
希望不再复议,朕自有区处。
仲山父只好告退。周宣王入内宫休息。
这一夜他翻来覆去睡不好,一会想着千亩之战的奇耻大辱,梦中都怒发冲冠,
一会又想着仲山父的耿恩忠言,自己是否已矫枉过正。
在一片连枪带刺的迷迷糊糊中,他被人喊醒了。
早朝时辰已到。
洗漱完毕,周宣王强撑着坐在了龙位上,听大臣们的例行工作汇报。
第一个走出来的竟然是他。
一位即将被索命鬼套走的同志。
杜伯。
杜伯一走出,立刻让人感觉到一股凛然正气在流荡。
他的奏章更是凛然正气。
杜伯禀道:启奏陛下,太原料民虽已完结,但姜戎万万不可再伐。
周宣王脑子嗡的一声,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他冷哼一声道:爱卿此言何意?
杜伯道:再伐必败!
周宣王眼一瞪,但终哼了下道:爱卿试详言之。
杜伯道:太原之民未曾尝陛下仁义而先遭兵戈荼毒,其又怎会为陛下用心用
力?纵能侥幸得胜,民心却已尽失,又何来成功?
周宣王忍了忍道:以爱卿之意该当如何?
杜伯道:陛下立散太原民众,令其各归本业,并下旨安抚民心,告之于和平
无虞,并遣派特使逐户慰问,予以贴补,如此民心方可重聚也。
周宣王忽嘿嘿冷笑道:只怕民心尚未聚,朕心早已枯死。
杜伯大声道:民为天下之根本,陛下为适一己之意而置百姓生死于不顾,现
悬崖勒马,善莫大焉,又何来枯死之说?
周宣王霍的一声站起来咆哮道:天下到底是朕的还是你的?天下事到底是朕
做主还是你做主?
杜伯昂头响亮答道:天下为天下人所有,天下人莫不可一舒己言,陛下又何
自取暴虐之态?
周宣王连连点头道:好,好,你即说朕是暴虐之君,朕就暴虐一次,先拿你
这个不忠不敬破坏朝纲礼仪的乱臣贼子开个刀。
说完,周宣王大喝一声道:甲士何在?将此逆臣即刻押出朝门斩首。速速来
报。
殿外执戈甲士轰喝一声,立刻进殿将杜伯架起,向宫门外拖去。
事发突然,每个人都蒙了。
整个大殿一片冷静。
阴森森的冷静,连呼个大气声都没有。
杜伯眼看要被拖出,这时文班内忽走出一员大臣,连连叩首道:陛下息怒,
微臣有话要奏。
周宣王抬眼一瞧,原来是杜伯的朋友下大夫左儒。
周宣王嘿嘿一笑道:左大夫有何话要奏?是为杜伯求情吗?
左儒却没直答,反问道:陛下认为杜伯所说有理吗?
周宣王气愤道:简直是一派胡言。
左儒道:陛下既已辨出是一派胡言,又何必定要将其斩首?宽赦之,岂不更
符合陛下一贯的仁义胸怀?
周宣王道:若如此,以后臣子谁还忠心待朕?岂不都可任意的满口胡言而无
所顾忌?
左儒道:陛下若担忧如此,何不暂将杜伯收押,以令其自醒,稍后谢罪于天
下,岂不更胜于血光之鉴?
周宣王想了想,没有说话。
杜伯恰被甲士拖在门口停下,听左儒如此为其求情,忙疾呼道:左大夫慎勿
多言,暴君若不悔改,我杜伯愿以这颗头颅勒证其过,令后来者永不忘之。
周宣王忽神经质般哈哈大笑道:杜大夫既有此雄心壮志,朕又岂可埋没之?
说完,向甲士手一挥,迅速将杜伯推出。
左儒立刻匍匐叩头道:陛下之怀浩瀚如江海,又何须计较于杜伯失心疯言?
只要假以时日,臣必令其谨识己过,向陛下坦身谢罪。
周宣王嘿嘿冷笑道:左爱卿又何须计较于杜伯同朝举荐之情而忘国家社稷于
一旁呢?
左儒立刻冷汗如雨,忙道:臣一心为国,光比日月,窃请陛下明谅之。
周宣王冷哼一声,没有说话。
甲士进门回报,将杜伯首级献上。周宣王扫了一眼,点了下头。
当晚,左儒伏剑自杀。
因为,他可以容忍营救杜伯失利,但却绝不能容忍周宣王对他的讥讽。
有些人把名誉看的比生命还重。
左儒就是。
杜伯当然也是。
不过他比较死脑筋些,因为一句话不但断送了自己,把至精至诚的好友的命
也给顺带捎上了。
可不叹哉?
伟大的友谊,不值的生死。
但他俩的死却也并非轻如鸿毛。
周宣王在听到左儒的死讯后,心中忽然咯噔一下。
他没想到此人性子如此刚烈,如此无所畏惧。
浊者自浊,清者自清。
在清浊之间,周宣王陷入了深深的苦恼。
正如杜伯所说,太原料民既已错误,难道他还要一错再错吗?
难道他真的不在乎世人的议论而潇洒坦然的戴着暴君的帽子留存于后世史册
中吗?
答案是,他不能。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这句话往往用来形容坏人。
事实上,用来形容好人也恰如其分。
周宣王决定即刻刹车,亡羊补牢。
他固然不会当众宣布自己的错误,但他可以悄悄的弥补。
方法就是他从此后在朝政上再也不提征伐姜戎之事。
——————————————————————-
说明:1。从现在开始在很长时间内都将与历史名著《东周列国志》的事件
重复。相信很多朋友看过这本书。所以在追看本帖的过程中会发现许多细节不一
样。这是因为《东周列国志》本身就是小说,里边有很多艺术虚构,我有的取用
(比如影响太大的或很经典的),有的没用(比如明显荒谬的或者与我线索冲突
的等)。特别说一下。
2。到目前为止,我一共写了约20万字了,非常感谢大家一路的支持,真
的感谢,如果没有支持,我怕我都坚持不下来。但是请大家做好长期的思想斗争
准备,不要掉队。因为照计划还有85万字,写到汉朝建立才会告一段落(属于
完整的先秦历史)。真的很漫长,希望大家咬牙坚持住哦,而且恳求能够多多发
帖支持,增加偶的信心和动力。
3。绝不会太监。而且会一直在天涯更新,直到全部完结。如果以后完了后
再接着写的话(虽然希望不大,但也说说这种可能),就会再继续在这里贴,而
且第一时间更新,一直到最后一个字为止。
4。对于大家的指点和帮助,我永不会忘本!也更不敢忘本!